活下去,才能看到可觀的獲利!
如果看不出公司基本面在哪,
淨值在哪,未來發展在哪,
你的心情就會被股價影響,
間接上下起伏,
你就會把股票砍在低低的阿呆谷上,
然後嘗試要做空報仇賺回,
卻又發現股價反彈,
兩邊賠的窘境。
當你知道公司的價值在哪,
就可以知道現在買進,
最多需要負擔的風險是幾年。
而且常常看我文章的不難發現,
我常常會點出一些人的錯誤心態,
當你自覺這個心態出現時,
或是看到這些錯誤時,
你就不會去犯這些菜雞才會犯的錯,
時間久了,對股價的波動不會這麼害怕,
就會知道股價的波動僅是人性對事件的反應。
而你只要在非理性的時候,
把恐慌下跌的資產買入,
就可以簡單獲利了!
by the way,
鴻海股東日開跑了,有以下活動,
如果是鴻海股東的可以去可購樂購物網站參加喔!
開發金短中長線分析
2022/05/06這週,
持有400張以上的人共有2164人。
持有400張以下的人共有814770人。
持有十張以下的奈米戶則有669420人。
一千張以上大戶有826人。
2022/04/29這週,
持有400張以上的人共有2166人。
持有400張以下的人共有811794人。
持有十張以下的奈米戶則有667167人。
一千張以上大戶有829人。
從2022/04/29至2022/05/06日一週後。
十張以下奈米戶增加了2253人。
一千張以上大戶增加了-3人。
整體股東人數增加了2974人。
股價從17.95來到這週收盤17.45。
這一週變化,
外資持股從20.5%來到20.2%,
這週呈現賣出24777張,
投信部分,
這週則是買進7441張。
這週關鍵卷商有以下:
國票-敦北法人
+17.60(2658)
元大-忠孝
+17.58(2272)
日盛
+17.40(2081)
花旗環球
+17.56(1948)
康和
+17.42(1940)
凱基
+17.67(1910)
玉山
+17.71(1720)
台灣摩根士丹利
-17.62(10698)
香港上海匯豐
-17.67(6890)
美林
-17.54(5421)
新加坡商瑞銀
-17.54(5095)
永豐金-松山
-17.65(3939)
凱基-台北
-17.49(2644)
美商高盛
-17.57(2208)
這週台灣摩根士丹利,
以及新加坡商瑞銀,
與凱基-台北繼續賣,
元大-忠孝與凱基和玉山,
則是繼續買。
這週每日週轉率狀況
05/03周轉率0.20%。
05/04周轉率0.18%。
05/05周轉率0.23%。
05/06周轉率0.31%。
這週官股共買了6121張,
其中以台企銀與華南買最多。
這是官股第三週接續買進,
其他則是小買小賣。
1.
接續前幾週我們說過,
公布股息以及預估上繳金額,
這兩週可以看到市場對於公布股息,
分配率沒有達到五成以上感到失望,
而有賣壓的產生。
不過以這週收盤價來看,
以及最低價來看,
買進至少還有5.81%~5.73%的年殖利率;
而市場對於富邦金控,
給的股息股利也不是很滿意,
也是低於歷年的盈餘分配率,
所以也有人說這週下殺多少跟富邦金有關,
我是覺得,
就是某些基金,
或是有些投資人認為市場不樂觀,
而做一個拋售罷了,
不需要為上漲下跌找理由,
還是要關注每個月公司開的財報,
才是投資可以立於保障於不敗的地方。
上次我們提到,
開發金預估中壽認列大概有多少,
這週開出來結果是45E,
扣除相關稅等...雜項,
前幾週估的認列大概就是19.09E~32.45E,
可能就是給開發金認列32.45E,
(這是回推的),
這樣股利就是配發1元,
也是因為配發率較往年低,
所以不符合市場預期,
當然股價就被教訓也是理所當然,
可是5%利息還是很香的啊!!!
而開發金下週可能會公布營收,
面對目前經濟體系的修正,
保守估計四月營收,
可能落在130E~180E左右,
以目前第一季稅前獲利418E,
稅後96.74E,EPS為0.58來看,
四月份如果落在稅後30~40E,
EPS可以貢獻0.17~0.24元,
其實穩穩地賺,
今年不要虧損太多,
每一季都有個0.5元,
一年就有2元,
那每年可以穩定配1元也不錯呢。
2.
股利單一公司領超過2萬,
今年要繳二代健保2.11%,
較往年多了0.2%,
也就是說如果你今年持有開發金超過19張,
就要被扣除二代健保的費用,
以20張來計算,
實領股息為19558元,
(還要扣除轉帳費20元),
以這週收盤來看,
年殖利率為5.61%。
我們來可以試算,
明年繳稅可以扣多少扣除額?
股利可以節稅8.5%,上限是8萬,
也就是說要節滿8萬,
至少股息要領滿94萬,
雖然開發金實拿股息沒有2萬,
但是所得還是會列2萬,
然後8.5%扣除額的節稅可以減掉1700元。
現在大部分小資族所得都落在5%~12%級距,
以5%來看,就是套利3.5%的稅額差。
我們就拿單身一人的小明舉例,
月薪五萬,年終兩個月,年薪就是70萬,
假設開發金有20張,
合併去年所得就是70萬加上股利2萬,
再扣掉今年免稅門檻42.2萬,
應繳所得稅額為29.8萬,
落在54萬以下之5%級距,
故應稅額為14900元,
再扣除股利節稅的1700元,
所以小明今年只要繳13200元。
那怎樣才會免稅呢?
假設小明年收入都固定,
但是開發金張數會一直增加,
然後股息也都固定每年發一元,
也就是說,
小明開發金只要買到175張,
當年所得稅額就會較20張少了一半,
原本20張要繳13200元,
當持有到175張,則只要繳7775元,
等於省了5425元,
當然如果你超過12%級距太多,
就等於沒省到了。
所以自己可以去算算看,
股利所得和工作所得的平衡點,
就可以將稅率壓低了!
也就是說,
小明如果有能力股利所得來到90萬,
他可以不用找這麼高壓高薪的工作,
可能只要打打工月薪三萬年收14個月,
開心過日子,一年所得還是有132萬,
還可以退稅6540元,
也是種財富自由的方法。
然後一定有人會問,
既然股息已經有90萬,幹嘛還工作呢?
因為工作收入才會有扣除之所得稅額,
沒工作收入的話,
這項薪資扣除額是無法使用的,
就會少了20.6萬的扣除空間了喔。
不過以上單純就是計算收入與股息的關聯,
當然還有其他加減項,
大家就自己評估了喔,
這部份Will就沒辦法這麼詳細去計算了。
(想要免費計算的檔案,
可以到我IG點愛心分享標註我,
我將小盒子給你檔案)
3.
元大:
0050持有張數為12.31W張,佔比為1.00%。
0055持有張數為6753張,佔比為5.72%。
006203持有張數為349張,佔比為0.86%。
00713持有張數為5246張,佔比為1.00%。
00850持有張數為7716張,佔比為1.21%。
國泰:
00878於2021年6月底時持有5.7W張,佔比為3.55%;
於05月06日時下調張數到12.75W張,佔比為3.30%。
00736於2021年12月時張數為47張,佔比為0.45%;
於05月06日時張數為31張,佔比為0.35%。
這週ETF幾乎都增加開發金持股,
其他沒什麼特別的。
圖片皆擷取於新聞公開資訊與Goodinfo,
以上分享,切勿跟單,損益自負!